找到相关内容97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敦煌文献看吐蕃文化

    聂墀赞普”(nyang-khri-btsan-po),这大概是吐蕃形成过程中的部落阶段的开始。在青藏高原的许多地方相继出现了大小若干土著部落,其中雅隆部落的鹘提悉补野“以天神而为人主,伟烈丰功,建万世不拔之基业焉”[1]。这时的赞普实际上相当于部落长,与汉文两《唐书》《吐蕃传》所记“雄强丈夫”意义大致差不多。依《王统世系明鉴》等书,其后又有天墀七王、上下二王、中累六王、地岱八王、下赞三王和人间五王。...

    王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3078758.html
  • 佛陀是民主制度的伟大实践者

    ,释迦牟尼佛就力倡民主政体和教团内的民主制度。   佛陀时代的印度,有两种政治体制,共和制和君主制,其中的共和制是雅利安部落体制的延续。部落首领叫作“王”,由“议事会”选举,部落大事由“人民大会”讨论决定。因此部落政体具有共和制性质。另一方面,许多部落政体在其后的演变中,出现了君主集权政体。对依然存在的共和政体和日益强大的君主政体,佛陀明显地赞赏前者。当君主制的阿闍世王想攻打共和政体的跋耆国,派...

    李守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2851048.html
  • 祭祀山神话插箭

    后来百姓在赞普居住地插箭,作为权威的象征,从此成为一种宗教习俗。也有学者认为,“拉则”宗教习俗来自原始社会部落间的掠夺战争,参加掠夺的军队远征他乡,为不错走路而以箭作为路标,后来发展成为代表战死沙场...他是一个僧人的化身,也是拉卜楞地区第一守门神)不但对久居拉卜楞的僧俗有保护作用,而且还特别关照刚从外地迁居拉卜楞的信仰者,经常朝供阿米夏勒山神,对生儿育女确有“特效”。  “拉则”建成后,本村或本部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3654551.html
  • 佛教传入藏区若干因素试探

    是佛教传入藏区的开端。   笔者认为,以上所讲的两种观点都有只见一斑,不见全豹之嫌。在公元六世纪藏王拉脱脱日宁赞在位时,藏族社会十分闭塞,居住在雅砻河谷的悉勃野家族尚无叱咤风云的领袖出现,各氏族部落...奴隶制社会政权,为佛教传入藏区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政治条件   赞普松赞干布之父赞普朗日伦赞在位时,为了统一藏区各氏族部落和扩张其领地,在文武大臣中推行了谁有功谁就能得到丰厚赏赐的特殊政策。“朗日松赞...

    恰戈·多杰才让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1793246.html
  • 简论青藏高原文化

    农牧业生产又决定了高原居民的生存依赖社会的集体组织,单个的家庭和个人在高原的农牧业生产中难以立足。牧业生产虽然必须定期轮换草场,具有游牧的形式,但是草场是由各个部落分割占有,牧民并不能随意迁徙;他们只能是某一个部落的成员,使用部落的草场,同时对部落尽成员的义务,接受部落首领的严格的统治。农业生产的基础是耕地和水利灌溉设施,而耕地和水源为部落或封建领主所占有,农民成为领种土地并对领主承担封建义务的农奴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786370.html
  • 藏族传统宗教、哲学与伦理

    在藏族民间流传着自己的祖先由猕猴转变而来的“猕猴变人说”。在西藏那曲县阿巴部落中流转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:“世界上最早时没有人,当时只有一个猴子和一个魔女,他们俩结亲之后,用木犁、木头来从事生产劳动,...种人,藏文史书形象地称作“食肉赤面人”(9)。此时,这些部落尚处在早期的氏族阶段,氏族内部成员间平等相处,过着原始生活,随着社会的发展,后来才出现了吐蕃第一代赞普——聂墀赞普。  通过对考古发现、口碑...

    班班多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2043884.html
  • 拉萨藏族的煨桑习俗

    民俗中的煨桑是单独举行的。煨桑所用的材料有扁柏、小叶杜鹃、艾蒿、青松、糌粑等物品。  藏族先民的煨桑活动都是在部落外的山头或河岸上举行,煨桑时把扁柏、艾蒿、小叶杜鹃的枝叶堆起来,中间放上五谷杂粮,然后由仪式主持者洒上一点水,点燃后祀神。藏族原始先民常把煨桑视为部落社会中的头等大事,他们借用煨桑来结集群众,加强部落联盟,以壮大声势。出战或行军途中也经常煨桑,祈求神灵保护以获得胜利,在藏族史诗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94656614.html
  • 揭密拉萨藏族的煨桑习俗

    桑所用的材料有扁柏、小叶杜鹃、艾蒿、青松、糌粑等物品。   藏族先民的煨桑活动都是在部落外的山头或河岸上举行,煨桑时把扁柏、艾蒿、小叶杜鹃的枝叶堆起来,中间放上五谷杂粮,然后由仪式主持者洒上一点水,点燃后祀神。藏族原始先民常把煨桑视为部落社会中的头等大事,他们借用煨桑来结集群众,加强部落联盟,以壮大声势。出战或行军途中也经常煨桑,祈求神灵保护以获得胜利,在藏族史诗《格萨尔王传》中就不乏这方面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2096109.html
  • 餐馆老板娘和她儿子的前世今生

    部落里缺水,他出去为部落寻找水源,在沙漠中拄着拐杖艰难的行进,历尽艰辛 ,最后在猴子引导下找到了水源。他高兴万分,回去告诉了酋长,终于整个部落因为他找到了水而得救了。酋长对他万分感激,这个酋长就是他...

    杭明

    |轮回|催眠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20194219678.html
  • 藏族传统荣辱观探微

    )及时偿债,秤斗无欺;(13)慎戒忌妒;(14)不听邪说,自持主见;(15)温语寡言;(16)担当重任,度量宽宏。藏族社会的法律法规中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道德观念。如青海果洛旧制中的部落法规治理内部法“八调”的荣辱界定治理标准是:“压制强暴,扶持弱小,外护声威,内持节操,表彰高尚,贬斥小人,褒奖贤能,惩处劣徒”(注:张济民主编:《渊源流近》[M],西宁:青海人民出版社,第32页。)。各地部落普遍规定:...

    拉毛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65070036.html